
当前位置:首页>日本横河YOKOGAWA

KS3-01*A横河KS3-01*A信号电缆
第三讲 DCS操作站
DC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带I/O部件的控制器、通讯网络和人机接口.人机接口包括操作站、工程师站和历史站。控制器I/O部件和生产过程相联接,操作站和人相联系,通讯网络把这两部分联成系统。所以操作站是DCS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师站给控制器和操作站组态,历史站记录生产过程的历史数据。
KS1-03*B KS10-03*A KS9-03*B KS4-03*A KS3-03*A KS2-03*B
KS1-05*B KS10-05*A KS9-05*B KS4-05*A KS3-05*A KS2-05*B
KS1-07*B KS10-07*A KS9-07*B KS4-07*A KS3-07*A KS2-07*B
KS1-10*B KS10-10*A KS9-10*B KS4-10*A KS3-10*A KS2-10*B
一个
DCS系统控制器和I/O部件通常可以运行16-20年,而操作站因为有活动部件,还有一些相互的电磁干扰,所以比较容易损坏,如:硬盘、键盘、CRT、软驱等,运行6-8年后出现故障的概率就比较大,据初步统计最长的也只能运行十年左右。所以在DCS运行过程中,更新操作站的情况比较多。DCS的控制器的变化较小。其变化表现在控制算法的安排、控制算法的多少,存取的 I/O点数的多少和内存的大小等,它随着硬件的进步而做相应的更改,操作系统一般都是专用的。操作站的变化就很大,八十年代以前的操作站,一般没有硬盘及动态流程图,能显示的标签数比较少,例如500个标签(标签指的是AI、DI、回路、开关量的逻辑关系等),八十年代出现了能显示5000个标签的操作站,九十年代出现了能显示30000个标签的操作站,同时,也出现了在微软的NT通用平台上运行的通用显示软件,开始,通用软件只在PLC的操作站上使用,后来也逐渐应用在DCS上,它的标签量可以达到10000个。
DCS操作站发展的过程(以BAILEY的操作站为例)如下:
一.八十年代初,N90的操作站是OIU系列,当时是无硬盘、无动态流程图的,标签量500。后来增加了硬盘和流程图,标签量1400-5000点。八十年代中期推出了MCS系列,标签量10000,特别是MCSPULS,它是SCSI接口,可以有30000个标签点,当时在DCS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1986年,BAILEY产品占世界DCS市场的1/3。到1988年,共有8500套在世界各国运转。到了90年代,DCS市场争夺激烈,BAILEY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销售方面都不象80年代那样令人瞩目,于是BAILEY公司欲通过收购FISCHER&PORTER、HARTMANN&BRAUN等公司销售他们的系统来重铸辉煌。
BAILEY的控制器和通讯网络都比较好,但在操作站上面,不能与竞争者相比,BAILEY最新的操作站是以WINDOWS NT、通用微机为基础的Conductor NT。实际上,该操作站不是为INFI-90开发的,它是FISCHER-PORTER的系统6的操作站,用它的监控软件嵌入和INFI-90通讯的驱动软件而成。由于销售量不大,磨合的机会少,问题比较多,死机现象严重。OIS40系列的操作站运行在DEC的VMS平台上。实际上,它仍然是在MCS操作站的MTOS操作系统平台上,开发了一个与VMS通讯的驱动软件,因为80年代的OIU和MCS在80年代末都已经停止销售。BAILEY只卖OIS20系列和OIS40系列。
OIS20系列是90年代初推向市场的,它本质上是MCS,但它们能与INFI-90通讯。它的开发、制造成本都比较低,性能也比较好。OIS20系列的辅站不是用网络来传输信息的,只是在主站上多加了1块显卡来实现辅站的功能。后来因维护成本很高,硬盘和软驱都难以买到,用户反映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