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产品为智能报警型交流电流隔离变送器,适用于各种在线监测电流保护系统,如避雷器状态检测(良好、失效、损坏),各种电气设备、装置、仪器的绝缘、漏电流、电流检测和监测等。
产品特点:
1. 使用方便:用户可根据自己要求通过拔码开关设置报警方式、告警值、报警值和回差值。
2. 测量回路多:可同时测量三路交流电流(漏电流)信号。
3. 检测电流小:最小检测100mA量程。
4. 输出方式多:告警信号(LED灯和电平信号),开关量报警及RS485三种方式。
5. 温漂系数小于500ppm/℃。
6. 可靠性能高:
>>隔离耐压:输入、输出、电源隔离耐压≥2500VDC。
>>雷击浪涌:电源端4KV,通迅口2KV。
主要技术指标:CE-AI22-52DS5
精度等级 |
1.0级 |
输入范围 |
100mA~100A(可测量1路、2路、3路,孔径Φ11mm) |
输出方式 |
RS-485、开关量、光电信号告警输出 |
线性范围 |
0~120% |
刷新时间 |
≤500mS |
辅助电源 |
+12V,+24V,220V |
工作温度 |
-10℃~+60℃ |
相关型号:
CE-AI12-52DS5 CE-AI12-54DS5 CE-AI12-59DS5
CE-AI12-52ES5 CE-AI12-54ES5 CE-AI12-59ES5
CE-AI22-52DS5 CE-AI22-54DS5 CE-AI22-59DS5
CE-AI22-52ES5 CE-AI22-54ES5 CE-AI22-59ES5
CE-AI32-52DS5 CE-AI32-54DS5 CE-AI32-59DS5
CE-AI32-52ES5 CE-AI32-54ES5 CE-AI32-59ES5
其他产品知识:
红外测温仪基本知识
红外测试仪器的基本组成部分
了解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环境工作条件及操作和维修等是用户正确地选择和使用红外测温仪的基础。红外测温仪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光学系统汇集其视场内的目标红外辐射能量,视场的大小由测温仪的光学零件以及位置决定。红外能量聚焦在光电探测仪上并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该信号经过放大器和信号处理电路按照仪器内部的算法和目标发射率校正后转变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红外辐射能量。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长的分布——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便能准确地测定它的表面温度,这就是红外辐射测温所依据的客观基础。
什么是黑体?什么是发射率?
讲到红外测温就不能不提到黑体。黑体是一种理想化的辐射体,它吸收所有波长的辐射能量,没有能量的反射和透过,其表面的发射率为1。应该指出,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真正的黑体,但是为了弄清和获得红外辐射分布规律,在理论研究中必须选择合适的模型,这就是普朗克提出的体腔辐射的量子化振子模型,从而导出了普朗克黑体辐射的定律,即以波长表示的黑体光谱辐射度,这是一切红外辐射理论的出发点,故称黑体辐射定律。物体发射率对辐射测温的影响:自然界中存在的实际物体,几乎都不是黑体。所有实际物体的辐射量除依赖于辐射波长及物体的温度之外,还与构成物体的材料种类、制备方法、热过程以及表面状态和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因此,为使黑体辐射定律适用于所有实际物体,必须引入一个与材料性质及表面状态有关的比例系数,即发射率。该系数表示实际物体的热辐射与黑体辐射的接近程度,其值在零和小于1的数值之间。
影响发射率的因素
影响发射率的主要因素在:材料种类、表面粗糙度、理化结构和材料厚度等。当用红外辐射测温仪测量目标的温度时首先要测量出目标在其波段范围内的红外辐射量,然后由测温仪计算出被测目标的温度。单色测温仪与波段内的辐射量成比例;双色测温仪与两个波段的辐射量之比成比例。(资料转载于互联网,仅作阅读参考,不做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