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概述
此类产品是运用线性光耦隔离和电磁隔离原理设计,采用输入、输出、电源均隔离(三隔离)方式制作,能将输入的4-20mA或者0-5V等标准直流变送信号经隔离后输出标准直流变送信号。具有导轨、螺钉两种安装方式,主要用于计算机、DCS、PLC等测控系统及各种自动控制系统。
产品特性选择表:CE-IZ01-54MS3
产品类型 |
输入性能 |
输出类型 |
辅助电源 |
穿孔(mm) |
外形 |
精度 |
输入量程范围 |
CE-IZ |
07:一入一出 |
3:0~5V DC (Vz) |
4:24V |
M:无孔 |
S3 |
0.2 |
4~20mADC |
01:一入一出 |
S3 |
0~20mADC |
|||||
27:一入二出 |
3:0~5V DC (Vz) |
S3 |
0.5 |
4~20mADC |
选型注意事项:
注①…选用该输出类型时,负载电阻RL应≤250Ω,如250Ω<RL≤500Ω时,请用户在订货时注明,此负载能力的产品精度是0.5级。
注②…混合输出是指以上三种标准信号任意组合输出两路。
注③…辅助电源只能为24VDC。
选型示例:CE-IZ07-54MS3-0.2/4~20mADC
描 述:输入单路直流电流:4~20mADC,输出:4~20mADC,辅助电源:+24V,MS3外型,等级指数:0.2级
产品特点
●能有效过滤共模干扰,强电干扰;
●精度高,隔离性能强;
●低漂移;
●响应快;
●宽温度范围。
主要特性
●检测范围:4~20mADC,0~5VDC,0~10VDC等标准变送信号
●输出纹波:10mV(0.2级),15mV(0.5级)
●温漂特性:200ppm/℃(0.2级),400ppm/℃(0.5级)
●响应时间:≤200mS
●额定功耗:≤0.55W(一入一出)
≤1.2W(一入二出)
●负载能力:负载≥2KΩ(电压输出)
负载≤250Ω(电流输出)
●工作环境:温度:-10~60℃;湿度:≤95%(不结露)
型号列举:
CE-IZ07-34MS3-0.2 CE-IZ07-54MS3-0.2 CE-IZ07-64MS3-0.2
CE-IZ01-34MS3-0.2 CE-IZ01-54MS3-0.2 CE-IZ01-64MS3-0.2
CE-IZ27-34MS3-0.5 CE-IZ27-54MS3-0.5 CE-IZ27-64MS3-0.5 CE-IZ27-T4MS3-0.5
CE-VZ01-32MS1-0.2 CE-VZ01-34MS1-0.2 CE-VZ01-42MS1-0.2 CE-VZ01-44MS1-0.2
CE-VZ01-52MS1-0.2 CE-VZ01-54MS1-0.2 CE-VZ01-62MS1-0.2 CE-VZ01-64MS1-0.2
CE-VZ01-82MS1-0.2 CE-VZ01-84MS1-0.2 CE-VZ02-32MS1-0.2 CE-VZ02-34MS1-0.2
CE-VZ02-42MS1-0.2 CE-VZ02-44MS1-0.2 CE-VZ02-52MS1-0.2 CE-VZ02-54MS1-0.2
CE-VZ02-62MS1-0.2 CE-VZ02-64MS1-0.2 CE-VZ02-82MS1-0.2 CE-VZ02-84MS1-0.2
CE-VZ02-32MD2-0.2 CE-VZ02-34MD2-0.2 CE-VZ02-39MD2-0.2 CE-VZ02-42MD2-0.2
CE-VZ02-44MD2-0.2 CE-VZ02-49MD2-0.2 CE-VZ02-52MD2-0.2 CE-VZ02-54MD2-0.2
CE-VZ02-59MD2-0.2 CE-VZ02-62MD2-0.2 CE-VZ02-64MD2-0.2 CE-VZ02-69MD2-0.2
CE-VZ02-82MD2-0.2 CE-VZ02-84MD2-0.2 CE-VZ02-89MD2-0.2
其他产品知识:
用万用表(指针)怎么测三极管的好坏?
在路测试可以分通电状态下测试或不通电状态测试。在通电状态下测试可以测一下基极电压。一般硅管的为0.7V。锗管的为0.2-0.3V。说明工作正常。否则为截止状态。不通电状态可测一下三极管的PN结的正反向电阻是否正常。有的三极管由于在路并联小电阻或电感,不能正常检测可以拆下来测量。
三极管的管脚必须正确辨认,否则,接入电路不但不能正常工作,还可能烧坏晶体管。己知三极管类型及电极,指针式万用表判别晶体管好坏的方法如下:
①测 NPN 三极管:将万用表欧姆挡置 "R × 100" 或 "R × lk" 处,把黑表笔接在基极上,将红表笔先后接在其余两个极上,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都较小,再将红表笔接在基极上,将黑表笔先后接在其余两个极上,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都很大,则说明三极管是好的。
②测 PNP 三极管:将万用表欧姆挡置 "R × 100" 或 "R × lk" 处,把红表笔接在基极上,将黑表笔先后接在其余两个极上,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都较小,再将黑表笔接在基极上,将红表笔先后接在其余两个极上,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都很大,则说明三极管是好的。
当三极管上标记不清楚时,可以用万用表来初步确定三极管的好坏及类型 (NPN 型还是 PNP 型 ),并辨别出e、b、c三个电极。测试方法如下 :
①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基极 b 和三极管的类型:将万用表欧姆挡置 "R × 100" 或"R×lk" 处,先假设三极管的某极为"基极",并把黑表笔接在假设的基极上,将红表笔先后接在其余两个极上,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都很小(或约为几百欧至几千欧 ),则假设的基极是正确的,且被测三极管为 NPN 型管;同上,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都很大( 约为几千欧至几十千欧 ), 则假设的基极是正确的,且被测三极管为 PNP 型管。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是一大一小,则原来假设的基极是错误的,这时必须重新假设另一电极为"基极",再重复上述测试。
②判断集电极c和发射极e:仍将指针式万用表欧姆挡置 "R × 100"或"R × 1k" 处,以NPN管为例,把黑表笔接在假设的集电极c上,红表笔接到假设的发射极e上,并用手捏住b和c极 ( 不能使b、c直接接触 ), 通过人体 , 相当 b 、 C 之间接入偏置电阻 , 读出表头所示的阻值 , 然后将两表笔反接重测。若第一次测得的阻值比第二次小 , 说明原假设成立 , 因为 c 、 e 问电阻值小说明通过万用表的电流大 , 偏置正常。现在的指针万用表都有测三极管放大倍数(Hfe)的接口。可以估测一下三极管的放大倍数。
一、判断哪个管脚是基极,假定我们并不知道被测三极管是NPN型还是PNP型,也分不清各管脚是什么电极。测试的第一步是判断哪个管脚是基极。这时,我们任取两个电极(如这两个电极为1、2),用万用电表两支表笔颠倒测量它的正、反向电阻,观察表针的偏转角度;接着,再取1、3两个电极和2、3两个电极,分别颠倒测量它们的正、反向电阻,观察表针的偏转角度。在这三次颠倒测量中,必然有两次测量结果相近:即颠倒测量中表针一次偏转大,一次偏转小;剩下一次必然是颠倒测量前后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这一次未测的那只管脚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基极(b)。
二、定管型找出三极管的基极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基极与另外两个电极之间PN结的方向来确定管子的导电类型。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接触基极,红表笔接触另外两个电极中的任一电极,若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大,则说明被测三极管为NPN型管;若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则被测管即为PNP型。
三、确定集电极及发射极:(1) 对于NPN型三极管,用万用电表的黑、红表笔颠倒测量两极间的正、反向电阻,虽然两次测量中万用表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但仔细观察,总会有一次偏转角度稍大,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c),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e)。
(2) 对于PNP型的三极管,用万用电表的黑、红表笔颠倒测量两极间的正、反向电阻,指针偏转角度稍大的一次,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e),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c)(资料转载于互联网,仅作阅读参考,不做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