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型号: |
CE-F01 |
|
负载能力: |
电压输出≤5mA |
|
|
|
|
电流输出≤300Ω |
输入范围: |
0~55Hz 0~5KHz |
|
响应时间: |
400 mS |
输出类型: |
5V或4-20 mA |
|
辅助电源: |
+12V或+15V或+24V |
精度等級: |
0.5級 |
|
静能功耗: |
300 mW |
产品特性表 :
主型号 |
隔离原理 |
隔离耐压 |
响应时间 |
过载能力 |
靜能功耗(mW) |
安裝方式 |
|
Vz,Vd,Vg,Iz输出 |
Iy输出 |
||||||
CE-F01 |
光 电 |
≤2500VDC |
≤400mS |
2倍1秒10次 |
200 |
250 |
导轨式 |
产品选型表 :CE-F01-82OS2
主型号 |
输出类型 |
辅助电源 |
输入波形 |
外形 |
等級 |
常用额定值 |
|
频率 |
电压 |
||||||
CE-F01 |
3--0~5VDC(Vz) |
2---12V |
F---方波 |
S2 |
0.5 |
55Hz,100Hz, |
50V,110V,
|
*-选用该输出类型时,负载电阻应RL≤250Ω。如250Ω<RL≤500Ω时,请用户在订货时注明。
选型示例:CE-F01-32FS2-0.5/0~55Hz(250V)
描 述:输入0~55Hz方波信号(电压250V),输出:0~5V,辅助电源:+12V,等級指数:0.5級的S2型电量隔离传感器。
型号列举:
CE-F01-32FS2-0.5 CE-F01-33FS2-0.5 CE-F01-34FS2-0.5 CE-F01-39FS2-0.5
CE-F01-42FS2-0.5 CE-F01-43FS2-0.5 CE-F01-44FS2-0.5 CE-F01-49FS2-0.5
CE-F01-52FS2-0.5 CE-F01-53FS2-0.5 CE-F01-54FS2-0.5 CE-F01-59FS2-0.5
CE-F01-82FS2-0.5 CE-F01-83FS2-0.5 CE-F01-84FS2-0.5 CE-F01-89FS2-0.5
CE-F01-32OS2-0.5 CE-F01-33OS2-0.5 CE-F01-34OS2-0.5 CE-F01-39OS2-0.5
CE-F01-42OS2-0.5 CE-F01-43OS2-0.5 CE-F01-44OS2-0.5 CE-F01-49OS2-0.5
CE-F01-52OS2-0.5 CE-F01-53OS2-0.5 CE-F01-54OS2-0.5 CE-F01-59OS2-0.5
CE-F01-82OS2-0.5 CE-F01-83OS2-0.5 CE-F01-84OS2-0.5 CE-F01-89OS2-0.5
CE-F01-32RS2-0.5 CE-F01-33RS2-0.5 CE-F01-34RS2-0.5 CE-F01-39RS2-0.5
CE-F01-42RS2-0.5 CE-F01-43RS2-0.5 CE-F01-44RS2-0.5 CE-F01-49RS2-0.5
CE-F01-52RS2-0.5 CE-F01-53RS2-0.5 CE-F01-54RS2-0.5 CE-F01-59RS2-0.5
CE-F01-82RS2-0.5 CE-F01-83RS2-0.5 CE-F01-84RS2-0.5 CE-F01-89RS2-0.5
CE-F01-32TS2-0.5 CE-F01-33TS2-0.5 CE-F01-34TS2-0.5 CE-F01-39TS2-0.5
CE-F01-42TS2-0.5 CE-F01-43TS2-0.5 CE-F01-44TS2-0.5 CE-F01-49TS2-0.5
CE-F01-52TS2-0.5 CE-F01-53TS2-0.5 CE-F01-54TS2-0.5 CE-F01-59TS2-0.5
CE-F01-82TS2-0.5 CE-F01-83TS2-0.5 CE-F01-84TS2-0.5 CE-F01-89TS2-0.5
CE-F01-32ZS2-0.5 CE-F01-33ZS2-0.5 CE-F01-34ZS2-0.5 CE-F01-39ZS2-0.5
CE-F01-42ZS2-0.5 CE-F01-43ZS2-0.5 CE-F01-44ZS2-0.5 CE-F01-49ZS2-0.5
CE-F01-52ZS2-0.5 CE-F01-53ZS2-0.5 CE-F01-54ZS2-0.5 CE-F01-59ZS2-0.5
CE-F01-82ZS2-0.5 CE-F01-83ZS2-0.5 CE-F01-84ZS2-0.5 CE-F01-89ZS2-0.5
其他产品知识:
PLC与DCS的工程性分析比较:
PLC和dcs一个运算数字的电子装置,一个是控制系统,两个系统有相通之处,也有区别,各有各的工程性,不知大家有进行过比较吗?
DCS和PLC的设计原理区别较大,PLC是由继电器控制原理发展起来的,它以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输入和输出操作,来控制各类机械或生产过程。用户编制的控制程序表达了生产过程的工艺要求,并事先存入PLC的用户程序存储器中。运行时按存储程序的内容逐条执行,以完成工艺流程要求的操作。PLC的CPU内有指示程序步存储地址的程序计数器,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执行一步该计数器自动加1,程序从起始步(步序号为零)起依次执行到最终步(通常为end指令),然后再返回起始步循环运算。PLC每完成一次循环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扫描周期。不同型号的PLC,循环扫描周期在1微秒到几十微秒之间。程序计数器这样的循环操作,这是DCS所没有的。这也是使PLC的冗余不如DCS的原因。
DCS是在运算放大器的基础上得以发展的。把所有的函数和过程变量之间的关系都做成功能块(有的DCS系统称为膨化块)。DCS和PLC的表现的主要差别是在开关量的逻辑解算和模拟量的运算上,即使后来两者相互有些渗透,但是还是有区别。80年代以后,PLC除逻辑运算外,控制回路用的算法功能已经大大加强,但PLC用梯形图编程,模拟量的运算在编程时不太直观,编程比较麻烦。但在解算逻辑方面,表现出快速的优点,在微秒量级,解算1k逻辑程序不到1毫秒。它把所有的输入都当成开关量来处理,16位(也有32位的)为一个模拟量。而DCS把所有输入都当成模拟量,1位就是开关量。解算一个逻辑是在几百微秒至几毫秒量级。对于PLC解算一个pid运算在几十毫秒,这与DCS的运算时间不相上下。
在接地电阻方面,对PLC也许要求不高,但对DCS一定要在几欧姆以下(通常在4欧姆以下)。模拟量隔离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同i/o点数的系统,用PLC比用DCS,其成本要低一些(大约能省40%左右)。PLC没有专用操作站,它用的软件和硬件都是通用的,所以维护成本比DCS要低很多。如果被控对象主要是设备连锁、回路相对很少,采用PLC较为合适。如果主要是模拟量控制、并且函数运算很多,采用DCS。DCS在控制器、i/o板、通讯网络等的冗余方面,一些高级运算、行业的特殊要求方面都要比PLC好的多。PLC由于采用通用监控软件,在设计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方面,要容易一些。(资料转载于互联网,仅作阅读参考,不做它用!)